廖胤乔老师:性其理,情其用,致中和。

作者:百科 时间:2022-05-25 16:12:22

浏览次数:631

“情”和“理”是阴阳相对的,也就是说,人生过程中,需要修身者不断地把性情和理性进行调整,最后达到制衡的状态。

在人生过程中我们经常被成堆的问题和困惑搞得困境频出,痛苦不堪,其主要原因就是有的人总是奢望用冷冰冰的理性思考来安排生活,殊不知我们无时无刻都在情感当中,生命中情感的方方面面构成了我们的心,只有把性情和理性调整到平衡状态,我们的心就正了,也就像佛家说的本心就修好了。

首先举一个性情和理性需要制衡的例子以此彰显其重要性。例如:我们面对家人,在与家人沟通时,总是性情满满,也就是说,与家人相处有血缘亲情这个纽带,使家中无处不充满亲情,所以我们说话做事总是很性情,或简单直白,或群情激昂,或无所顾忌,于是有了不好的结果,争吵、谩骂、斥责、甚至大打出手。试想,这个时候家里是不是少了理性。

那么什么是理性?简单来讲,就是理智地与人沟通,不受情绪左右。比如,我们与朋友、客户、同事、领导沟通时,就是很理性,客客气气,谨小慎微,唯恐哪一句话说错了,事情办砸了。试想,如果我们在家里多一些理性,与情性达到平衡状态,对家里人说话客客气气,夫妻相敬如宾,对孩子非常尊重,是不是家中必然增添祥和气氛,家庭中很多矛盾也自然随之化解。所以性情和理性在家中达到平衡,就需要我们对待家人一定要像对待同事和朋友一样。所以说,家人就是我们有缘成为的朋友和同事。相反,在单位或生意场所,与人沟通时,我们总是理性满满,客客气气,大多不受情绪左右。如果我们增加一些性情来达到平衡,对同事和客户像对家人一样亲爱有加,势必与人的关系更加融洽,做事的效果更加理想,因为良好的人际关系胜过很多计谋。

所以也可以说,同事和生意伙伴就是我们有缘成为的家人和亲人。

但是,一切事情都不是绝对的,我们谈“情”说“理”,谈两者需要制衡,不是要求绝对的平衡。尤其对于我们人类来讲,两者并不能等量齐观,因为人毕竟与其它动物不同。

我们看,水和火有气,但没有生命。植物有气、有生命,但没有知觉。动物有气、有生命、有知觉,但无义。只有人有气、有生命、有知觉、有义,所以人为天下贵。这里“义”的概念内容我想主要是“情”。

接下来谈一个“情”比“理”重要的例子。哈耶克,英国著名经济学家,社会学家。1974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奖。他对两个村落做了跟踪调查。一个村落里的人做事非常理性,如果一个孩子不幸掉入池塘,母亲因为不会游泳,去救孩子时,村里的人会阻挡她,说,你不会游泳,很可能孩子救不上来,自己也会淹死,不如保全性命再生一个孩子。另一个村落村民仁厚而不理性,对此等事做法截然不同,在发现孩子掉入池塘时,虽然母亲不会游泳,但会义无反顾地跳入池塘救孩子。结果母子双亡。数年后,哈耶克发现,理性的村落衰落了,而仁厚的不理性的村落人丁兴旺。于是哈耶克总结出一句话:糊涂的温情都比冷酷的理性更有利。

谈到这里,让我想起当今社会的一些令人咋舌的现象,爸爸把女儿告上法庭,侄儿与伯父对簿公堂等等,这就是典型的不承认血缘亲情,用冷冰冰的理性来解决亲人之间的矛盾,我可以断定,这种官司即使胜诉,也不会有成功感和幸福感。

由此看来,情和理不能绝对制衡。其实它也不可能绝对制衡。特别是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讲,血缘氏族、代代相传的社会架构使我们对“情”比任何民族都依赖和看重。

下面谈谈“情”对我们中国人的影响。

我们中国人文化里有一个“由情入理”的特性,所以在文化思维方式中,总是深受“情”的影响。

因为重视“情”,中国人虽然在思想、性格上有很多弱点,但也正是因为多“情”,中国人性格上很温良,这里提醒一下,温良决不是温顺,也不是懦弱。

温良的骨骼就是同情,同情是人类智慧的力量。所以我们中国人有一种世界上任何民族都无法攀比的同情力量。也正因为这一点,很多外国人愿意和中国人交朋友。也正因为重视“情”,我们中国人过着一种心灵生活,换句话说,我们过着一种完完全全的情感生活。我们有人性深处最美好的情感,有心灵的激情,有人类之爱的情感,有赤子之心,有同情的力量,所以就有成人之美的品德。

谈到这里,似乎还有一个问题在此也很容易解释,中国人的记忆力之所以总体上比西方人强,就是因为我们过着心灵生活,记忆东西是靠同情心和心灵的力量,而不像西方人简简单单靠大脑去枯燥地记忆。

另外,之所以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,也可以从这方面得到答案,就是因为中国人重视“情”,过着心灵生活,有同情的力量。我们看,礼貌的本质不就是体谅和照顾他人的情绪吗?

谈到这里,有必要整理一下思路,“情”和“理”需要制衡,但不能绝对平衡,人类活动“情”还是主要的,它比“理”相对来讲还是重要的。

现在问题出来了,为什么我们总是事事囿于情绪,该理性时不理性,失去理智酿成诸多大错,原来这个“理性”还有深层次的意思,并且它也可以受到制约。

下面看看什么制约“理性”和“性情”。

朱熹说:“心统性情,统犹兼也。”

由此可见,制约“理性”和“性情”的是我们的“心”。

朱熹又说:“性其理,情其用,心者兼性情而言,兼性情而言者,包括乎性情也。”根据这个说法,性是心的体,情是心的用。朱熹进一步强调:“性者心之理,情者心之用也,心者性情之主也。”现在我们明白“心”的本体是“性”,“性”能生成“理”。那么“理”的深层次的意思朱熹是这样的规定的,他说:“仁义礼智,性也;恻隐、羞恶、辞让、是非,情也。”

具体来讲:理:就是仁义理智。它是内在道德本质的“性”。情:是恻隐、羞恶、辞让、是非,它是具体的情感思虑,它是“理”的外在表现(用)。所谓“心统性情”,简单来讲,就是情是具体的,性是某种一般的原则。相对于性情而言,心就是意识活动的总体。

接下来谈谈“性情”和“理性”最高级的制衡形式,那就是《礼记•中庸》里的“致中和”。《礼记•中庸》里讲:“喜怒哀乐之未发,谓之中;发而皆中节,谓之和。中也者,天下之大本也;和也者,天下之达道也。致中和,天地位焉,万物育焉。”这段话的意思是说: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,叫作“中”;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,叫作“和”。“中”,是人人都有的本性;“和”,是大家遵循的原则。达到“中和”的境界,天地便各在其位了,万物便生长繁育了。

我们看,喜怒哀乐,就是“性情”,也是人人有的“中”。要想达到“中和”,就要遵循“和”的原则。而达到“中和”所需的路径就是“理性”。换句话说,就是“理性”地践行“和”的原则。比如:朋友家里有人去世了,我们去吊唁,就需要把“哀”的“性情”表现出来,这就能达到“中和”。为什么这样做,就是因为有一个“和”的原则,这个原则就是:人去世了,亲人表示悲痛。当我们的朋友为自己亲人过世表示哀痛时,为了表示对朋友的友好和尊重,在吊唁时也要表达出“哀”的性情。

由此看来,“情”和“理”在日常中至关重要,它关乎我们人生的成败和幸福指数。但在践行时,时刻要提醒自己:“情”和“理”的制衡,不是绝对制衡,要时时刻刻把“情”放在首位。在制衡两者的方法上,不要忘了修心,不要忘了“致中和”。

廖胤乔老师,

现任:

诸夏周易文化研究院常务理事会副理事长

中华周易著名风水学家

中华最具影响力易学堪舆名师

中华著名易学风水名家

中华最具影响力易学命名师

中华著名易学命名学家

中华易文化传承人

周易名家百科人物

互联网易学名师

易学文化推广大使

高级命理师

高级风水师

高级命名师

她多年来潜心研究命理学、堪舆学等易学典籍,专研各门易经术数,悟透五行八卦至理。早年曾全国遍访名师,慧得多位大师的指点,经过长期的实践运用,博采众长、融合各家精华,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易学体系,做到了深入浅出,触类旁通。

廖老师擅长:灵活运用姓名学、梅花易数、六爻、紫微斗数、相学、阴阳宅八卦风水、灵动与生命风水、家庭与商业旺财布局等,断卦与调理风水得心应手、技艺精湛、屡创奇迹。她实践经验丰富,易学修养尤为深厚、深得易之精髓内涵,她结合佛学因果,见解独特,谈话间便能断定十之八九。在堪舆学方面,曾随高人走遍名山大川,独得名师真传,她悟性极高,风水勘测与灵魂拯救胜人一筹,为众多企业、家庭进行了风水调理效果惊人,并参与多项重要项目策划设计,深受各界朋友的敬佩、赞誉和尊重。

Top